赤峰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《赤峰市优化审批服务提升行政效能工作举措》的通知

2025-03-27 09:00 来源: 赤峰市人民政府 【字体:

各旗县区人民政府,市直各委办局:

现将《赤峰市优化审批服务提升行政效能工作举措》印发给你们,请结合实际,认真贯彻落实。

赤峰市人民政府

2025年3月17日

(此件公开发布)        

赤峰市优化审批服务提升行政效能工作举措

围绕贯彻落实国家、自治区关于转变政府职能优化审批服务的工作部署,紧密配合全市经济社会发展,深入推进和落实“十大行动”,持续深化“思想大解放、工作大提速、经济大发展”讨论活动成果运用,进一步推动服务优化、审批提速、效能提升,结合我市实际,提出以下工作举措。

一、全面实现产业投资类审批“一件事”办理

加快推进涉企“一件事”线上线下融合办理,强化行业主管部门职能作用,围绕所负责的产业业态,牵头梳理形成全流程或分阶段“一件事”工作机制,提炼具有代表性可复制的“高效办成一件事”案例,形成案例库,为市场主体和项目审批提供参考和借鉴。加强各级政务服务大厅承载能力,力争实现市域内产业投资类项目审批“一站式”办理。

二、全面提升“工改专区”审批能力

全市范围内的房建和市政基础设施建设项目,全部纳入市县两级“工改专区”受理、审批、办结。各级“工改专区”设立受理审批的“一次告知”联合窗口,所有审批环节的流程、材料、时限、外业配合等事项,以制式通知单形式一次性告知企业,让项目主体一次跑动、通晓全程。

三、推进工程建设审批场景颗粒化

按照社会投资房屋建筑工程备案和核准、社会投资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备案和核准、政府投资房屋建设工程审批、政府投资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审批6类审批场景,从立项用地、规划许可、施工许可、竣工验收四个阶段,精准梳理形成审批环节全涵盖、申请材料全明确、所有要素颗粒化的审批流程图,确立精准规范的审批遵循。

四、全方位提供“保姆式”帮代办服务

坚持“只为能行想办法、不为不行找借口”和“谁审批谁帮办、谁帮办谁兜底”原则,强化前置辅导服务意识,按承诺时限完成所有审批环节,确保上下环节衔接顺畅、首尾相连。涉及需向自治区报批的事项,由承办部门负责,与自治区同标准、同要素、同步调实现事项的动态梳理,并全流程参与、指导建设单位组件工作,加强上下协调,推动跟踪督办,全面提高报批工作的质量和效率。

五、提升部门协同新效能

大力推行并联审批、独立审批工作机制,各审批环节接到项目信息后,除确需前置审批的,均应提前介入服务,努力破除互为前置的惯性思维。健全产业投资项目签约即启动审批“一件事”、工程建设项目进场即周知工作机制,为各环节同步联动创造条件。

六、全力推进清单之外无事项

对游离在主流程之外的公示、踏查、勘验、技术审查、会议审查、专家审查、听证、招标、拍卖、检验、检测、检疫、鉴定等特殊程序实行清单化管理。坚决删减非法定的特殊程序,梳理发布审批特殊程序清单,压缩特殊程序办理时限,并将特殊程序纳入主流程管理,确保清单之外无事项。初审中需要修改复审的,审批部门应一次性告知修改意见,并提供跟踪指导服务。行业主管部门要积极引进审图、测量、质检等市域外知名企业入驻,丰富市场主体选择范围,推进行业公平竞争、净化行业生态。

七、跑出要素共享新速度

推广电子证照、电子批文等审批要素在扫码亮证、自助提取、证照关联等场景的应用,加大系统研发攻关力度,力争在全区率先实现审批结果全面电子化。整合工程建设项目用地、规划、施工、验收、不动产登记等全流程各阶段涉及的测绘事项,深化“多测合一”改革,强化多测成果应用。

八、推出便捷服务新举措

建立容缺受理、告知承诺事项备案、材料限时补齐、监管保障工作机制,鼓励各审批部门扩大容缺受理和告知承诺范围,多角度压缩办结时限。各级政府可探索将规划验线测量、竣工规划勘验测绘纳入政府购买服务范围,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。

九、推进全链条跟踪问效

健全完善审批提速跟踪问效机制,建立工作台账,对各项工作任务落实情况和项目审批进度按月调度,重点任务落实和重点项目审批随时调度,形成全流程监督问效。同步建立违约主体惩戒机制,对经多次帮办代办仍难以完成审批组件工作的,纳入黑名单管理;对未按承诺补齐容缺材料、完成告知事项的,推送至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管理。

十、入企走访纾困解难

加强12345热线反馈的审批类工单办理,并紧随全市重点项目推进情况,配套设立相关热点专席。鼓励各审批部门靠前服务,常态化入企走访,建立问需清单和解题台账,变“企业上门跑”为“部门主动办”,形成以问题为导向、以需求促提升的良性工作局面。


信息来源: 赤峰市人民政府
相关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