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部队服役时,他是训练标兵,多次被上级通报表彰。退役后,作为扶贫干部,他同老百姓一道拿起镰刀,扛起锄头走进田野,带领着乡亲们寻找脱贫致富的新路子,老百姓亲切地叫他“兵娃子”,他就是市退役军人事务局派驻翁牛特旗桥头镇房身村第一书记——藏族老兵兵松呷。
房申村是一个有着380户、1536人的大村,全村的主要经济来源依靠种植业和畜牧业。近年来雨水稀少,农作物连年欠收,全村有46 户91人未脱贫。按照全市脱贫攻坚工作部署,2019年6月,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党组决定指派兵松呷到房身村开展扶贫工作。为了尽快了解情况,白天,他走进田间地头查看庄稼长势,详细了解制约他们脱贫致富的掣肘问题。晚饭后,他走进百姓家,就事关他们切身利益的家庭收入、子女就业、生活质量等实际问题彻夜长谈。几个月下来,兵松呷对全村各家各户的基本情况了如指掌。
在一次入户调查走访中,兵松呷了解到,本村王殿新、孙艳坤、侯志风家的孩子早早就缀学,家里有意让三个孩子去当兵,而三个孩子认为部队离家较远、管理严格,拒服兵役。眼看着离征兵结束的日期越来越近,情急之下,三名家长找到了兵松呷,希望军人出身的他能做通孩子的工作。了解情况后,兵松嘎将3个孩子叫到村支部,耐心细致地向他们介绍部队的生活、训练等情况,并结合自身的体会说出了内心的感受。3个孩子听后深受触动,回家没多久就定下了服兵役的决心,并于前不久光荣地走进了军营。
兵松呷虽然扶贫的时间不长,但他能与百姓讲真话、办真事、动真情,深深地打动了老百姓。
今年8月份,兵松呷联系了在赤峰地区开办肥饲料公司的战友张波,动员他为村里的贫困户捐献肥料备用明年开春使用,张老兵被兵松呷的为百姓办实事的真情感动,当即为全村捐出10吨肥料和5吨饲料。中秋节期间,兵松呷通过个人关系联系到了驻赤峰富力万达嘉华酒店老总,为全村贫困户送上了价值3万余元的米、面、粮油、月饼等节日礼物。
扶贫工作几个月下来,兵松嘎晒黑了,但心里亮堂了:当前,桥头镇房申村由46户91人贫困户骤降到6户10人未脱贫。谈及以后,兵松嘎信心满满:让全村人摘掉贫困的帽子不是最终目标,有效制止因病返贫、因灾返贫才是下一步工作的目标和重点。